宫延楼说养生 | 春分养生正当时,把握好时机
古人云:“春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在中医看来,春分时节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,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,因此要把握好养养生的好时机。
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:“一候元鸟至,二候雷乃发声,三候始电。”是说春分以后气温开始逐渐回升,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,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,一派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。人感天地之灵气而生,与自然气候变化关系密切。所谓“天人相应”“适时摄生”,是说我们日常养生应顺天地阴消阳长的状态,春分时节需在饮食、起居、运动、情志等各方面顾护我们人体的阳气。
春分养生要点:
1.起居有常
春分属仲春,起居方面仍应遵守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披发缓行,以使志生”的养生原则,宜晚睡早起,慢步缓行。春分前后的气候适宜各种病菌的繁殖和传播,要注意经常打开门窗给房屋通风。
春分时虽然太阳直射赤道,北半球阳光逐渐增多,天气日渐暖和,但日夜温差较大,不时还是会有寒流侵袭。此时养生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,尤其应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,穿衣以下厚上薄为宜,注意“勿极寒,勿太热”。尤其是抵抗力差的老人及小孩,更应注意适时增减衣物,以免穿脱不当引起感冒。
2.饮食有节
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食饮有节”,就是养护脾胃的最重要原则。春季肝气旺、脾气弱,脾虚易致疲乏、四肢无力等。饮食上要“以平为期”,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进行饮食搭配,保持寒热均衡。春天肝气旺可伤脾,增强人体脾胃之气。“酸伤肝”,要少吃酸性食物。对于某些脾胃不太欢迎的东西摄入要克制,比如我们常讲的生冷黏滞、肥甘厚味。为了保证肠道日常正常运作,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饮食,正常作息外,还可以采取适当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方式,让肠道保持健康。
除了饮食的控制,按揉中脘穴也是一个呵护脾胃的好方法。胃气聚集于中脘穴,按摩此穴可帮助健脾和胃、补中益气、化湿滞、理中焦、调升降。有条件的家人们,也可以采用艾灸中脘穴的方式,让中脘“热”起来,当然也可以直接使用宫延楼的艾针灸,操作更加简单方便,日常工作学习不影响。
另外,加之此时节雨水渐多,空气湿度比较大,更易使人脾胃损伤,导致消化不良、腹胀、呕吐、腹泻等问题。故饮食上人们应注意健脾祛湿,可多吃薏苡仁、山药、赤小豆等食物。春季祛湿,首先得健脾,推荐一款适合全家老小一起饮用的脾健牛清明冲剂。主要成分有党参、莲子、茯苓、山药、炒麦芽、谷芽、鸡内金、芦根、薏苡仁九种药食同源食材,天然草本食材为原料。产品还通过了“卫食健字”小蓝帽认证,吃的更加放心。
3.运动有益
春分时节的运动应采取有助于阳气升发的方式,如散步、郊游、放风筝等。此时春暖花开,可以多到公园、郊外等地踏青游玩,呼吸新鲜空气。常到户外走一走,多与“天气”相通,既可以外接阳气,也可把人体内部的阳气调动起来。人体阳气充足自然会驱散过盛的阴气,达到阴阳平衡。
在春分节气里让我们好好享受春天的温暖,但也不要忘记养生哦!愿每一天的你都春风得意,恰如其分!
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
*保健食品不是药物,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
*参考文献:
[1].王志华,李彦知,杨建宇.杨建宇二十四节气养生歌赏析(六)——春分养生.中国中医药现代杂志社,北京100021.201203.
[2].唐旭东.春分养生宜护阳气.人民政协报 健康周刊.202203.005